汽化器,也被稱為化油器,在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(tǒng)中扮演著關鍵角色。它能夠將汽油揮發(fā)汽化并與空氣混合,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,供給汽缸進行燃燒。此外,汽化器還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制造、醫(yī)療保健、化工和能源等領域,用于將液態(tài)物質轉換為氣態(tài)。
工作原理
汽化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文丘里效應和流體靜力學原理。在汽油機中,空氣經空氣濾清器進入汽化器喉管上部,形成高速氣流并產生負壓區(qū)。浮子室中的汽油在壓差作用下,經量孔從噴管噴出,被高速氣流霧化,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。在半導體制造中,液體源汽化器則通過加熱或壓力變化使液態(tài)物質汽化,形成氣態(tài)物質,并將其安全、連續(xù)地輸送到使用點。
類型與結構
汽化器有多種類型和結構,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。按空氣流動方式,汽化器可分為上吸式、下吸式和平吸式;按喉管數(shù)目,可分為單喉管式、雙重喉管式和三重喉管式;按混合室數(shù)目,可分為單腔式和雙腔式。此外,還有盤管式高、中、低壓汽化器,中、低壓自控汽化設備,以及氣瓶式高壓汽化器等。
在結構上,簡單汽化器主要由浮子室、量孔、噴管、喉管、節(jié)氣門(俗稱油門)等組成。喉管以上部分稱為進氣室,喉管以下部分稱為混合室。而液體源汽化器則通常配有溫控熱交換器,用于精確控制溫度和壓力,確保液態(tài)物質的均勻汽化。